2016中国(广州)大气复合污染高端峰会盛大开幕
近年来,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都盆地甚至东北等城市和区域频繁发生大范围、持续多日的严重大气污染。一些主要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超标严重,污染影响范围广、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引起了空前的社会反响。如何预防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改善空气质量,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有关国计民生的主题。
为了促进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呼吁大家关注环境问题,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由杂志《千人》联合千人智库、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共同发起的“2016大气复合污染高端峰会”,于2016年11月12日-13日在广州裕通大酒店成功举办。据悉,此次大会共邀请到了十四位在大气复合污染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振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雾霾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龚山陵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安太成教授等多位国际级专家出席。本次大会向大气复合污染“全面宣战”,为期两天的会议共14个主题报告,安排紧凑,专家分享大气复合污染“看病理、查病因、开药方”的干货。
12日上午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女士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陈文韬先生作为特别来宾简短发言,接着“PM2.5污染源防治与环境健康”主题论坛拉开峰会序幕。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所长周振教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博士、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院特聘专家龚山陵博士、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新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张霖博士共五位专家发表精彩演说,从宏观上分析了中国空气污染健康影响评估、综合治理管控平台及大气细颗粒物动态源解析思路。
下午开设“光化学烟雾及其前体物”论坛,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教授、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吴兑教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冯银厂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郑君瑜教授共四位专家就臭氧污染防治、PM2.5近期热点、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及VOCs源清单与源解析等热点问题发表主题报告。报告结束之后,与会嘉宾一同前往暨南大学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参观考察。
13日上午的“大气污染防控与清洁生产技术”论坛上,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毛洪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工业大学环境健康与污染控制研究院院长安太成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叶代启教授、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大气遥感研究室陈良富主任、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高伟博士等五位专家发表主题报告。现场问答环节,与会专家们还就大气复合污染进程中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积极为环境治理建言献策。
中国大气污染成因复杂,是环境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大气复合污染应对机制研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作为主办方之一的《千人》杂志,整合各方面资源,为关注大气复合污染领域的专家、企业搭建话语平台。力求通过热点话题的深入讨论,攻克环境保护发展难题,本次峰会传递治理大气复合污染的创新思想,揭示大气复合污染的成因、发展应对机制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特邀国际级专家共同探讨环境保护未来发展方向,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