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大会主页    要闻报道

海内外高层次专家相聚平湖,共话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发展现状和前景


10月20日,由平湖市和千人智库共同主办的2017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大会暨中国•平湖机器人助力产业发展论坛在平湖举行,高校科研院所等海内外知名专家、工业界及投资界代表围绕“机器智能引领产业变革”“人工智能解锁未来风向”、“创新应用助力未来产业发展”等展开深入探讨,共同为未来中国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路径出谋划策,为平湖的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演讲嘉宾 观点集锦
孙立宁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主题: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创新发展
主要观点:
1.从出生到死亡,智能机器人将陪伴人的一生。
2.机器人+微纳+3d信息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3.智能制造的本质:
是将智能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集成装备、3D打印等)通过通信技术有机连接起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通过各类感知技术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通过工业以太网等通信手段,上传至工业服务器,在MES/DCS软件系统的管理下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工业资源管理软件,提供最优化的生产方案,最终实现智能化生产

冯俊兰
中国移动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主题: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深度应用和思考
主要观点:
1.不管人工智能是重新定义未来还是毁灭人类,它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有更多女性出现,加入到人工领域这一行列。
2.当人类常识也被机器人所掌握,将存在一定危险。
3. 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在于人是有意识的。
4.人工智能的技术核心:学习能力、感知运动能力、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创造力、规划计划能力。
王献昌
吉林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成都凯斯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主题: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
主要观点:
1.无人系统是面向特殊、复杂环境的自主系统。
2.研发无人系统的主要挑战:
·环境感知能力
           ·智能化能力(或自主能立)
           ·集群协同能力
           ·标准化、模块化能力
           ·开发费用

景建平
苏州凯蒂亚半导体制造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博导
主题:智能工厂内的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与人才培育
主要观点:
1.成长中的中国市场正迈入自动化的时期。
2.科技产业发展趋势:
           ·医疗健康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
           ·娱乐体育

单光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光电工程学院教授
主题:混合智能与高精度测控
主要观点:
1.中国做得最好的创新:年轻人需求和政府效率驱动;
  中国还需努力的创新:基于工程的品牌和基于科学的创新。
2.智能健康:可能的颠覆性技术
3.医用机器人全球市场持续高速增长

刘菁
中投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主题:工艺铸就竞争壁垒,痛点成就崭新格局
主要观点:
1.从产业链角度看智能制造:
          ·制造业的纵向五层架构
          ·智能业的横向产业链
          ·把握入口——智能制造的信息体系
          ·把握时间——智能制造的落地节奏
          ·智能制造的产业机会
2.中国制造业新形势:订单量变小,波动性变大。
3.产业链:硬件标准化,差异化软实现,硬件融合软件。
潘之杰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智能汽车研究中心主任
主题:智慧小镇共享出行模式下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探索和实践
主要观点:
1.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四大根本性变化:汽车电动化、汽车网联化、汽车智能化、汽车共享化。
2.变化催生新物种:电动智能网联共享自动驾驶汽车。
3.汽车产业发展的三大推动力:
         ·传统汽车竞争加剧
         ·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
         ·城市道路五大交通问题
斯白露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主题:类脑导航研究进展
主要观点:
1.新一代产业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
2.动物导航的神经计算开启新的领域。
3.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
4.机器人导航的难点:
          ·在大尺度环境中计算量过大
          ·对于动态环境缺乏稳定性
 5.“一体两翼”的研究布局:
         ·研究脑认知的神经机制为“主体”
         ·研究重大疾病诊治新手段和脑机智能新技术为“两翼”
高盛华
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
主题:图像视频中人群及个体行为理解和分析
主要观点:
1.体检中的大量数据,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查看,都可能出现遗漏,图像识别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2.期待未来算法与机械相结合,创造出像人一样的机械眼睛。
3.利用个性化的热点图的性格挖掘
          ·不同类型的人对于同一幅画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不同人对于同一幅画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李玺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主题:人工智能驱动的视觉计算与理解
主要观点:
1.大家都在说这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但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在用小数据。
2.从某种角度来说,在任何场景下,一个人的行走轨迹都是可以预测的。
3.目前关注的一个方向是: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去为传统行业提高、升级,这是一个更大的需求。
姚剑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学科带头人
主题:机器感知助力特种机器人再升级
主要观点:
1.机器人三大核心技术模块:感知+交互+运控。
 2.共融机器人核心问题:
        ·刚-柔-软体机器人的运动特性与可控性
        ·人-机-环境多模态感知与自然交互
        ·机器人群体智能与操作系统架构

杨桂林
中科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
主题:先进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主要观点:
1.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核心特征:“与人共融”,即“任务共融、行为共融、智能共融”。
2.机动灵活、本质安全、构型多变的模块化全向移动操作机器人是面向复杂作业环境的新一代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郭士杰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主题:养老护理的机器人化
主要观点:
1.养老护理机器人化的作用:
          ·精神慰藉(情感交互)
          ·生活照顾
          ·自立支援/移动辅助
          ·健康管理
2.设计双臂机器人的意义:
          ·与人在同一个空间共处
          ·为多功能化流出拓展空间

刘冠峰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主题:一种工业级机器人开源操作系统BzROS
主要观点:
1.设计一款中国人自己的开源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意义:
          ·工业机器人技术几乎被四大家族垄断,而且技术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
          ·四大家族和其他知名品牌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使用方便性、开放性等都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底层实时操作系统RTOS内核等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中国民族制造业的振兴需要自己的机器人操作系统
          ·国内自有产品很多依赖国外的开源项目,例如ROS等等;这些开源项目很多是教授、研究生、其他研究人员发布的,离商业化、工业化有相当远的距离
          ·通过源代码共享让中国的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水平迅速得到提高
左思洋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主题:微创手术机器人设计与图像处理的融合之路
主要观点:
1.微观全景扫描装置技术背景: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实时的癌细胞评价
 2.微观全景扫描装置技术难点:
          ·视野范围的限制(小于0.5mm)
          ·图像拼接技术
3.提出大范围气球显微内镜扫描的创新方法:在气球内部对术后腔空间进行大范围微观全景扫描,减少探针与组织接触过程中的组织变形,使得组织表面趋于圆滑,实现对不平整表面的有效扫描,更安全、更高效。